變調青春的跛腳人生~年輕型腦中風不再罕見

2017/9/1
A- A+

【案例一】

   王同學是二十多歲大學生,參加籃球校際比賽時不慎被球打到左頸,當下只覺頸痛和頭痛,他繼續上場比賽,卻發現右手運球困難,愈來愈無力,急忙終止比賽緊急送醫。

【案例二】

   謝小姐三十幾歲,有偏頭痛病史,最近覺得記性愈來愈差,會忘記朋友名字。一日與家人相約吃飯,聊天到一半口齒不清,拿碗筷時也覺得不靈活,手腳漸感無力。急忙送醫辦理住院,詳問之下發現她的父親、姑姑、堂哥在四、五十歲時也有類似症狀。

   大家看出這兩個案例的共同點了嗎?沒錯!他們都是腦中風,而且都是年紀輕輕就發生腦中風。醫學上定義「年輕型腦中風」是指發生小於四十五歲,這個大眾刻板印象中的「老人病」,卻因現代人飲食與生活習慣的改變、慢性病年輕化等,而有逐年上升的趨勢,此類年輕型腦中風約佔所有腦中風的10%左右。這群患者正值青壯年,是家庭的支柱、社會的中堅份子,卻因中風而失能,對家庭、社會的影響甚鉅,此「年輕化」的課題值得重視。

  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年輕型腦中風?案例一的王同學因外傷造成內頸動脈剝離,使頸部血流紊亂,供應至腦部的血流不足,受損的血管也易引起血栓,掉落至遠處腦部血管而引起中風。案例二的謝小姐,有明顯的家族史,有中風及失智的症狀,為顯性遺傳造成的腦血管病變,診斷為「體顯性腦動脈血管病變合併皮質下腦梗塞及腦白質病變,所以家族史在年輕型腦中風的族群尤其重要。(關於年輕型腦中風的病因、診斷及治療,詳見下列表格。)

大部分的年輕型腦中風主要和生活習慣造成的三高有關,除了特殊病因外,日常保養是遠離中風的重要方法,如多吃蔬果、少鹽少油少糖、少吃精緻食物、維持運動習慣、適當舒壓、控制體重、充足睡眠。一旦出現複視、口歪、口齒不清、吞嚥困難、手腳無力等疑似中風症狀應盡速就醫、找出病因、配合治療、復健等,即可遠離年輕型腦中風,企盼每個人都能青春不變調,飛躍不跛行!

20170901

喜歡這則文章嗎?立即分享